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动态  >  正文

心路寻迹:一场跨越五百年的精神对话—— 从绍兴阳明文化十景出发,探寻心学的当代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数量:

绍兴作为阳明先生的出生地、成长故里与精神归宿,不仅是其生活轨迹最密集、遗存最丰富的核心区域,更是阳明心学萌芽、成熟与传播的“三度空间”。

为了追寻先贤足迹,体悟阳明先生思想伟力,解码“心学圣城”的文化密码,进一步推动阳明文化的传承保护,由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和国际儒学联合会阳明研修基地共同主办的“心路寻迹——跟着阳明脚步 重走阳明十景”活动于3月21日启幕。我校阳明文化“传习班”学员代表和阳明学院学生代表在著名阳明学者钱明教授的引领下,先后参观了绍兴阳明文化十景中的四景。在阳明洞天、若耶溪旁、云门寺中、会稽山上……钱明教授以“现场教学”方式,重构历史场景,解析心学奥义,使大家在感受王阳明传奇人生的同时,体悟“事上磨炼”的实践哲学,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智慧魅力。同学们表示此次研学游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对阳明先生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129A8

1F828

23书法2班张健隆:在阳明洞天摩崖前,看古人拿锤子凿刻石面,留下古人活动过的轨迹。南镇樱林上演着生存哲学,晒蔫的花瓣蜷成小话筒,替满山春色喊出“心外无物”。归途瘫在若耶溪边时,有游鱼叼着水草写草书,恍惚间与少年王阳明共饮了一瓢山泉。

24学前1班姚彤颖:虽然上山的路途比较陡,但路边的美景抚慰了我躁动的心,潺潺的水声、清澈的湖水、水中的锦鲤…无不彰显着这是极好极好的地方~也难怪我们的阳明先生如此喜爱此地……研学虽已结束,但我们所感受到的阳明文化的魅力是久久都不会消散的!

24早教2班张家欢:通过此次研学,同学们对阳明先生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书本上“知行合一”的思想不再空旷,而是变得更加鲜活,更是有了进一步的真切地感受。这次研学,不只是知识的汲取,更是心灵的洗礼。

这场名为“心路寻迹——重走阳明十景”的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地理空间的行走,更是一场贯通古今的思想之旅。作为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思想精髓,正通过阳明文化地标,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精神感召力。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学院是在绍高校首家以王阳明先生名号命名的二级学院,传承弘扬阳明文化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学院通过校地协同的“泛博物馆”教育模式,将静态遗址遗迹转化为动态课堂,践行着“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的时代命题,为青年一代架设起连通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的精神桥梁。


24831

“绍兴阳明文化十景”介绍:2023年10月,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根据阳明先生在绍兴生活轨迹和重要思想,通过专家团队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梳理挖掘“绍兴阳明文化十景”,包括洞天修道、浮峰探幽、若耶吟咏、陈溪游学、南镇观花、云门静定、香炉唱和、稽山论道、天泉证道、兰亭仰圣。这十景关联着阳明先生一生的诸多经历和阳明心学多方面的思想要旨。这一文化工程的背后,是绍兴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自觉担当。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阳明心学以其对人性光明的坚守、对实践精神的推崇,为当代人提供缓解焦虑、安顿心灵的智慧密码。